椅子坐墊兩根繩子怎么系
搖籃吊椅編織教程?
搖籃吊椅編織教程?
主要材料:兩個圓箍,35毫米粗細,用于靠背的直徑110厘米的箍,用于座椅的箍 - 70厘米,用線9米。吊索12米*2根粗線用于固定兩個環。
用雙繩在箍上編織一個網
下一步是將編織環固定在椅子上。使得箍不會滑落,確保背部的正確傾斜,編織光滑,剛性的網格,根據所選的背部高度設定桿的長度。
編織背面的方案可以選擇任何一種。網狀物編織到座位上,底部緊固繩索。設計通過連接座椅和靠背的兩根粗繩加固。
手工碎布縫圓形坐墊步驟?
一塊布做圓凳的套子,把布平鋪在地上。
把圓登一面朝下放在布的中間,根據凳子大小畫個圓圈,在一邊留個5公分再畫一道線,剪下來,用機器縫一圈留個口,在里面穿個繩子,繩頭留出來點,把做好的布方在圓凳上,抽緊繩子把圓的邊整理好綁住就好了
怎么把自己固定在椅子上?
第一步:找來一把椅子
第二步:找來一條繩子
第三步:坐在椅子上
第四步:用那個繩子把自己綁上
完成!
馬扎子的繩該怎么穿?
1、將線對折,線頭以A、B為記號。
2、將B從1外側穿入,線的中間點拉到1處,A從2穿入。
3、A穿入一,然后依次穿入二→1→3→一→三→1→4→一→二→5→6→三→四→7→8→五→六→9→10→七→八→11→12→九→十→13→14→十一→十二→15。馬扎也稱馬閘、交杌,交纏或交椅,其模樣同我們今天見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仍有人將小凳子稱為“杌子”或“小杌子”。而我們的馬扎源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東漢始傳入,見于文獻記載,但沒有形象資料。胡床由八根木棍組成,坐面由棕繩聯接,后世稱為馬扎。馬扎的三大優點:攜帶方便,因其具有可折疊的特點,所以易于攜帶,散步的老人、旅行者、乘車者有很多都喜歡自帶馬扎,供休息時用。
便于放置,他不想板凳杌子椅子等坐具占據較大空間,一經折疊隨便一點空間都可以放置,節省空間。
透氣性奇佳,特別是夏天,氣候炎熱,人體極易出汗,像板凳之類的坐具坐久了臀部極其不適,而馬扎因為是纖維材料做面具與衣物近似所以會非常舒適。
編凳子教程?
主要材料
折疊椅、繩子
所需工具
剪刀、大號鉤針
制作步驟
第1步:首先確定繩子要足夠結實,椅子壞掉的結果是非常慘烈的,將舊的折疊椅椅面的部分拆掉,然后用繩子來打結起頭。
第2步:拉到上面的位置折出一個扣。
第3步:用鉤針先拉住這個扣。
第4步:繼續將繩子拉下來。
第5步:下面也用一個鉤針固定住。
第6步:將繩子繼續拉到上面。
第7步:用鉤針來掛線。
第8步:就像是這樣。
第9步:拉線出來。
第10步:編織下面的位置也是同樣。
第11步:將扣掛線到鉤針上面。
第12步:拉線出來。
第13步:這樣就可以了。
第14步:用彩色的繩子來編織側面部分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方法,但是需要在中間的位置來編織出花樣。
第15步:仍然是用鉤針固定住。
第16步:進行編織。
第17步:這樣就可以用彩色的繩子編織了。
第18步:最后完成的新椅子又漂亮又結實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