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上色用的什么顏料
人造吸水石配方?
人造吸水石配方?
原料及配方:
1、熟石膏粉:化學名半水硫酸鈣,白色粉末,與水混合后形成塑性易澆砌漿體,隔一定時間后硬化成堅固石狀體,并伴有微量的體積膨脹及放熱。屬于硬性建筑膠凝物質。分α型和β型兩種。α型俗稱高強度建筑石膏,β型俗稱熟石膏或燒石膏。本技術中α型和β型均可使用,不過α型最好。各地化工商店、建材門市部購買,注意不要買過期受潮的,否則影響技術的制作。
2、普通水泥(最好用白水泥):各地水泥廠、建材門市部均有售。
3、氧化鐵紅:簡稱鐵紅,基本上是純粹的氧化鐵,有黃、綠、黑等各種顏色,各種化工五金店可購到,也可用水彩廣告色調配(文具店購,但水彩廣告色價格高)。
4、成塊的煤渣(要求大小不一、形態各異)。
配方:(以下比例均為重量比)
1、熟石膏粉:70%。
2、普通水泥25%-30%。
3、氧化鐵紅適量
2/4
奇石的制作過程:
配料應根據奇石的大小而定,按順序調配。
1、先將所準備的煤渣取合適的浸泡在水中,水要浸透。
2、用塑料布鋪在地面。
3、將煤渣撈起來。
4、稱好石膏粉7份、水泥3份、氧化鐵紅少量(每次制作只需一種顏色即可)攪勻備用。
5、將煤渣上噴上石膏粉、水泥、氧化鐵紅的混合物。噴的時候要注意每個部位都要噴上。如沒有噴粉器,就用手將石膏粉、水泥、氧化鐵紅的混合物均勻地撒在煤渣上,每個部位要撒上。撒上后要干燥24小時。
6、將配好的剩下的石膏粉、水泥、氧化鐵紅的混合物放入大盆內用清水攪拌均勻,稀釋成牙膏漿,注意不要太稠或者太稀。攪拌好了的漿料可用來將一塊一塊的撒上了水泥的煤渣拼接成形。20-30分鐘后,原料已凝固堅硬了。
7、將四周光亮的邊緣部分用刀將其去掉,放入水中浸泡1-2小時后,再用螺絲刀將成形的奇石中不合意的地方去掉。邊加工邊用水沖洗,這時即成奇形怪狀的看花石或其它產品。經整形后的看花石放在盆內,再用水調石膏粉,這樣看花石就在盆內固定好了。
8、將買好的顏料用水配成紅、黃、綠、黑等顏色,用噴槍吸取顏料,在看花石上噴灑,每噴一次,可換一下噴槍中顏色。如沒有噴槍,也可以配好顏色用毛筆或排筆細刷在看花石上。噴好各色后即成了人造看花石。
9、人造奇石選好后,可在奇石上裝飾上樓、塔、亭、花草等一些您所喜愛的景物(以上裝飾品可到工藝商店、百貨大樓選購)。這樣裝飾之后,造型逼真,所產生的人造成品盆景看花石比天然看花石更壯。
假山的制作方法【超細圖解全過程】?
人造假山制作的第一階段的程序,首先是定位與放線,其次是進行基礎施工,再次就是做山腳部分。山腳部分作好后才能進入第二階段即山體造型。
1、假山的定位與放線。
首先在平面設計圖上按5m*5m或者10m*10m(小型的塑石假山也可以用2m*2m。)的尺寸繪出方格圖,在假山周圍環境中找到可以定位依據的建筑邊線,圍墻邊線,或園路中心線,并標出方格的定位尺寸。
按照設計圖的方格網及定位關系,將方格放大到施工場地的地面,小型假山,方格網可以直接用白灰畫到場地;大型假山,可以借助用測量儀將各方格交叉點測到地面,并在點下做上標記。
2、假山基礎施工
假山基礎施工可以不用開挖地基而直接將壓實壓平就可以做基礎層,這樣就可以減少土方工程量。當然,如果假山設計中要求了開挖基礎槽的,就還是應挖了基槽再做基礎。在做基礎時,一般應將地基壓實,然后再按設計攤鋪和壓實基礎的各結構層,只有做樁基礎可以不要壓實地基,而直接打下基礎樁。
假山一般以混泥土基礎為主,首先要開挖(也可不開挖)槽基,槽基的開挖范圍應以按地基繪出的基礎施工邊線確定,應比山腳線寬50cm。槽基一般挖50cm到60cm深。然后再做混泥土基礎。混凝土基礎上應留有預埋件,預埋件可以采用螺紋鋼,角鐵,槽鋼等,以便山體造型的焊接工作。
2.3、假山山體施工
塑石假山現場施工塑造的一般施工步驟為:
1、建造骨架結構
骨架結構有磚結構、鋼架結構,以及兩者的混合結構等。磚結構簡便節省,但對于山形變化較大的部位,要用鋼架懸挑。焊接鋼骨架,捆扎造型鋼筋,鋪扎鋼絲網等。其中造型鋼筋架和鋪扎鋼絲網是塑山效果的關鍵之一,目的是為造型和掛泥之用。鋼筋要根據山形做出自然凹凸起伏的變化。鋪扎鋼絲網時一定要與造型鋼筋貼緊扎牢,不能有浮動現象。山體的飛瀑、流水和預留的綠化洞穴位置,要對骨架結構作好防銹處理。
2、泥底塑型
先打底,即在鋪扎好的鋼絲網上抹灰兩遍,材料配比為水泥 麻刀,其中水泥:沙為1:2,麻刀適量。水灰比1:0.4,以后各層不加麻刀。砂漿拌合必須均勻,隨用隨拌,存放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初凝后的砂漿不能繼續使用。簡而言之,用水泥、河沙配成可塑性較強的砂漿在已做好的骨架上塑型,反復加工,使造型、紋理、塑體和表面刻劃基本上接近設計圖紙或模型。
3、塑面
在塑體表面細致地刻劃石的質感、色澤、紋理脈絡和表層特征。質感和色澤根據設計要求,用石粉、色粉按適當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粉調成砂漿,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處理。
紋理的塑造,一般來說,直紋為主、橫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峻峭、挺拔的姿勢;橫紋為主、直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瀟灑、豪放的意象;綜合紋樣的山石則較能表現深厚、壯麗的風貌。為了增強山石景的自然真實感,除了紋理的刻劃外,還要作好山石的自然特征,如縫、孔、洞、爛、裂、斷層、位移等的細部處理。一般來說,紋理刻劃宜用“意筆”手法,概括簡煉;自然特征的處理宜用“工筆”手法,精雕細琢。
4、上色
在塑面水分未干透時進行,基本色調用丙烯顏料加水拌勻,逐層灑染。在石縫孔洞或陰角部位略灑稍深的色調,待塑面九成干時,在凹陷處灑上少許綠、黑或白色等大小、疏密不同的斑點,以增強立體感和自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