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的裝修步驟流程
裝修時大家一般是直接找裝修公司還是用別的方法?為什么?
裝修時大家一般是直接找裝修公司還是用別的方法?為什么?
裝修行業的核心是設計和施工,所以互聯網裝修行業在怎么喊,在怎么運營期設計施工能力也肯定是有限的,也肯定比不上傳統的裝修行業,因此家裝行業要與互聯網融合就只能走平臺模式,你也可以理解為類似餓了嗎 滴滴優步這類的O2O模式。
而互聯網家裝的去痛而生應該指的是讓裝修用戶和裝修公司最大程度上實現信息化對等(傳統裝修行業信息化不對等情況嚴重,不僅僅在裝修公司信息方面的不對等,還包括裝修知識、建材家居以及施工等多方面的,這些都能在平臺上去獲取),同時基于平臺實現多家裝修公司的競爭(這也是為什么通常客戶去了平臺之后都會讓三四家裝修公司介入)降低裝修中的水分。
裝修中會不會被坑,這就涉及到平臺模式對于線下實體裝修公司的監控了,多數平臺會對裝修公司進行評級或者類似天貓這樣的評分制度,這有利于裝修公司恪守本分。當然,對于線下裝修公司的監控一直都是平臺類的弱點。
齊家我是不大清楚,保障網是推出了一個保障金,裝修中如果你被坑,會啟動保障金預先賠付你的損失。
至于土巴兔,已經在轉型做互聯網裝修公司了,就是自己在互聯網上拉單自己在線下做裝修(平臺模式也有在運營)
總結:不能保證你在互聯網上找裝修公司就不會被坑,當然你在線下自己找也有可能被坑,如果想裝修的話可以去平臺類獲取更多信息,這個準沒錯!至于要不要選擇在平臺上的裝修公司那就得你自己決定了。
設計師們都是如何裝修自己的家呢?
來看看iF設計獎首位華人獲得者谷藤的家!
5年前,設計師谷騰從上海移居廣州,
買下了位于珠江邊的一套大平層,
房子270平米,三面環江。
因為喜歡這樣的視野,
光裝修就花了500萬。
現在,谷騰的父母也住在廣州,
但谷騰選擇自己一個人住,
他工作很忙,每天都要半夜才能到家,
但即使是這樣,
他仍然堅持需要一個獨立空間,
每天留給自己兩小時,一個人靜靜,
第二天才更有動力拼搏。
口述 谷騰 編輯 瀟鉞
我叫谷騰,是一名設計師,
5年前,我離開待了十幾年的上海,
開始來廣州工作、生活,
在廣州番禺買了一套房子,有270平米。
我的父母2年前也搬來了廣州,
我沒有選擇和他們住在一起。
因為跟家人住在一起的時候,
總是需要做很多妥協,
比如為了不影響家人的作息,
不能熬夜、不能把音樂開得很大聲……
現在,我的父母住在廣州市區,
我住在番禺,開車只需要20分鐘,
這樣的距離對我來說剛剛好。
這套房子最讓我心動的地方,
是三個面都有江景,
客廳、餐廳、兩個臥室都能看到珠江,
甚至從洗手間的落地窗,
也能看到江景。
因為太喜歡這樣的視野,
我半天就簽好了合同,
買房花了1600萬,
裝修了2年,花了將近500萬。
記得買房的時候,這個小區正在裝修,
我立刻跟開發商聯系,
說我不要精裝房,要自己裝修。
于是,我家成了整個小區唯一一套毛坯房。
我只花了2天,就畫完了設計手稿,
把圖紙丟給施工方后,
我基本就沒去過現場,
裝修了2年,我一共就去了現場2次。
這并不代表我不關心自己的房子,
而是因為,我做的都是大塊面
大比例的簡約設計,
這樣施工的時候,
不會擔心出現什么錯誤。
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住,
所以我做了一些不是很主流,
但很符合自己習慣的設計。
我個人不建議業主找設計師來做設計,
現在網絡信息那么發達,
大家可以試試自己動手做設計,
因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需求。
改動最大的地方,是客廳的陽臺,
我把原本室外的陽臺并入室內,
還花了60萬,從日本定制了一塊9米×2米的玻璃,
整塊玻璃大概有3噸重,
根本沒法從電梯里上來。
最后是動用了樓頂的塔吊,
把玻璃吊上27層,再進行安裝,
小區里好多人都跑到我家樓下來圍觀。
我特別喜歡火,
所以在房子最中心的位置安裝了一個酒精火爐,
次臥的墻往里移了40公分,
爐子外面搭了一小塊透明的玻璃用來遮擋。
廣州的冬天不超過2個月,
取暖設備的利用率其實不高,
但我覺得,火苗舞動的時候特別有生命力,
晚上回到家,打開墊子坐在火爐邊,
看看電影,寫寫字,
給人很溫暖的感覺。
幾乎所有的家具都是我自己設計的,
因為這是一個平層,
所以設計了很多橫向的家具,
這樣顯得更有張力,
基本上都很樸素,
沒有過分出挑和奇特的東西。
我覺得家是一個整體,
代表著主人的態度和氣質,
所有的陳設,都要往這個整體去靠攏。
我家里的裝修材料基本上用的都是同一種,
這是一種意大利的樹脂環保材料,
它堅硬、耐潮,施工過程中沒有一點異味,
在意大利一般拿來做游泳池,
這個材料一平米大概在2000元左右,
我用它做了天花板、墻面、地面,
還有不同高度的臺面,
它成了家里最燒錢的地方。
大部分人會把家里的照明設計做得非常亮,
我家里沒有一盞吊燈,
都是區域性照明。
入夜后,最大的光源來自外界,
廣州的夜景這么美,
一整塊玻璃就足以把夜景、甚至是星空,
全部收納進室內,
在這樣的光線下,
人會感覺到非常放松。
我18歲離開學校,開始工作,
做設計已經20年。
我以前是學畫畫的,
十幾歲的時候,就到美院里,
給成人班的學生代畫速寫作業,
那時候每周都要畫好幾張,
所以現在仍然保持著畫畫的習慣,
我不喜歡看電視,
在家的時候一般都在書房畫畫。
這個次臥是我為父母準備的,
雖然不跟他們長住在一起,
但我也歡迎他們偶爾來家里小住,
房間里專門鋪了木地板,顯得溫馨一點。
我平時工作很忙,
經常需要出差,
平時也要忙到半夜才能到家,
我住進來一年,
其實真正在這個空間里生活,
加一起也就一個月左右,
回來就是睡一覺,第二天又出門忙碌。
即使是這樣,我仍然覺得需要有一個自己獨居的空間,
每天2小時,能夠自我沉浸、自我思考一下,
人的心理狀態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