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緩存和內存都有什么區別

怎樣辨別手機處理器和內存?
怎樣辨別手機處理器和內存?
嚴格來說,沒有運存與內存的區別。按照計算機的結構來看,運存(運行內存)就是內存,用來做cpu與外存的緩沖地帶,比如說手機4G內存,6G內存。這個又叫RAM。你口中的內存,其實是外存,同電腦中的硬盤是一個東西,用來大容量存儲數據,但存取速度很慢,與cpu進行數據交換,需要內存——也就是你口中的運存(運行內存)做緩沖區域。
手機的64G內存,128G內存,就是外存(不過外存這個名字少見,你可以理解為內置的存儲卡)。這個叫做ROM。RAM越大,則與cpu交換的數據越多,即相同時間內,處理的數據越多,則手機運行速度越快。
ROM越大,則手機數據存儲的越多,你可以存儲更多的數據(應用,視頻,音頻等等)。
CPU的緩存,顯卡的顯存、內存,硬盤的緩存有什么區別?
CPU中有自己的緩存,顯卡中有自己的顯存,電腦中又有內存條,硬盤也帶有自己的緩存這幾種存儲器,從物理方面來解釋?不要解釋電腦在運行過程中它們的作用。
這個問題還是有點意思,簡單的看,可以這么劃分,CPU的緩存和硬盤的緩存作用差不多,內存和顯卡的顯存作用近似。
先說兩個緩存。
硬盤上的數據,需要先讀到內存中,才能被CPU使用,這中間就存在兩個瓶頸,從CPU到內存,從內存到硬盤,為什么說是瓶頸,因為相對CPU來說,內存就是龜速,而相對內存,硬盤那是龜龜速,所以為了緩解這兩個瓶頸,就有了CPU的緩存和硬盤的緩存。
CPU的緩存是CPU與內存間的橋梁,CPU要調用數據,先從緩存找,緩存中沒有才去內存找,同樣道理,硬盤的緩存是硬盤與內存間的橋梁。
再看內存和內存。
其實這兩個作用真的是差不多,一個針對CPU,一個針對GPU,內存中都是CPU需要的數據 ,顯存中都是GPU需要用到的數據。
說穿了,這幾個東東其實性質是差不多的,都是RAM,要說區別,就是它們因為自己定位在速度和容量上有所區別,最復雜的當屬CPU緩存,因為它對速度和面積的要求更高,通常還分L1、L2、L3這樣的層級管理,顯卡的顯存也是很關鍵的,涉及到容量、頻率、位寬等,非常影響顯卡的性能。
從這幾個的大小來比較CPU的L1緩存最小,一般只有幾十K,L2緩存次之,通常幾百K,然后就是L3緩存和硬盤的緩存了,一般是幾MB到十幾MB,現在主流的硬盤緩存也有幾十MB,然后內存和顯卡顯存都是GB級別的,現在主流配置內存8-16GB,主流顯卡顯存4-8GB。
CPU的緩存通常用的是SRAM,貴快容量小面積大,內存和硬盤緩存是SDRAM,后者的速度比普通內存更慢些,而顯存目前多是GDD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