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試樣的制備方法和優缺點
金相顯微鏡的操作方法?
金相顯微鏡的操作方法?
1、根據觀察試樣所需的放大倍數要求,正確選配物鏡和目鏡,分別安裝在物鏡座上和目鏡筒內。
2、調節載物臺中心與物鏡中心對齊,將制備好的試樣放在載物臺中心,試樣的觀察表面應朝下。
3、將顯微鏡的燈泡插在低壓變壓器上(6~8V),再將變壓器插頭插在220V的電源插座上,使燈泡發亮。
4、轉動粗調焦手輪,降低載物臺,使試樣觀察表面接近物鏡;然后反向轉動粗調焦旋鈕,升起載物臺,使在目鏡中可以看到模糊形象;最后轉動微調焦手輪,直至影象最清晰為止。
5、適當調節孔徑光闌和視場光闌,選用合適的濾鏡片,以獲得理想的物像。
6、前后左右移動載物臺,觀察試樣的不同部位,以便全面分析并找到最具代表性的顯微組織。
7、觀察完畢后應及時切斷電源,以延長燈泡使用壽命。
8、實驗結束后,應小心卸下物鏡和目鏡,并檢查是否有灰塵等污染,如有污染,應及時用鏡頭紙輕輕擦試干凈,然后放入干燥器內保存,以防止潮濕霉變。顯微鏡也應隨時蓋上防塵罩。
用什么腐蝕液?在鎳基合金的金相試樣時?
看你的問題應該是金相腐蝕液,一般的Ni、Co基合金使用硝酸 鹽酸即可。
具體配比:鹽酸50ml;硝酸25ml;水25ml,或使用稀釋的王水(鹽酸:硝酸3:1,具體稀釋程度根據材料中合金成分含量、浸蝕時間確定)。
為什么要研究金相樣品組織?
金相分析是金屬材料試驗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定量金相學原理,由二維金相試樣磨面或薄膜的金相顯微組織的測量和計算來確定合金組織的三維空間形貌,從而建立合金成分、組織和性能間的定量關系。將計算機應用于圖像處理,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優點,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計算機定量金相分析正逐漸成為人們分析研究各種材料,建立材料的顯微組織與各種性能間定量關系,研究材料組織轉變動力學等的有力工具。采用計算機圖像分析系統可以很方便地測出特征物的面積百分數、平均尺寸、平均間距、長寬比等各種參數,然后根據這些參數來確定特征物的三維空間形態、數量、大小及分布,并與材料的機械性能建立內在聯系,為更科學地評價材料、合理地使用材料提供可靠的數據。
在材料中,相與組織的區別?
1、相:是指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狀態、同一晶體結構和性質并以界面相互隔開的均勻組成部分。
2、組織:是指合金中有若干相以一定的數量、形狀、尺寸組合而成的并且具有獨特形態的部分。
3、鐵滲碳體相圖中所有的物質都是由滲碳體和鐵素體構成的,這兩個是相,但由于結晶方式的不同,它們兩個的形態,相對數量會有所不同,造成宏觀上形貌的不同,即構成不同的組織了。
4、如珠光體和萊氏體,它們本質都是由兩種相構成,但是比例不同,當然形貌不同,它們就是不同的組織。
5、鐵碳合金相圖中的相有:鐵素體、奧氏體、滲碳體三種。鐵碳合金相圖中的組織有:鐵素體、奧氏體、滲碳體、珠光體、萊氏體、索氏體、托氏體、貝氏體、馬氏體、回火馬氏體、魏氏組織。鐵素體、奧氏體、滲碳體三種既是相也是組織,具有雙重身份,其他的都是混合物。區分識別1、根據含碳量:鐵素體含碳0~0.0218%,奧氏體0~2.11%,滲碳體6.69%。2、根據冷卻速度:珠光體、索氏體、托氏體、貝氏體、馬氏體一個比一個冷速快。3、根據相變反應:珠光體是共析轉變產物、萊氏體是共晶轉變產物。4、根據金相分析,這是最主要的區分方法:不同的組織形態不同,有很大區別。5、例如:珠光體、索氏體、托氏體都是層片狀且一個比一個細,貝氏體是黑色針狀或羽毛狀、馬氏體是板條狀或片狀,魏氏組織是分布著針狀物質等等。
6、鐵素體、滲碳體、奧氏體都是碳鋼的基本相,是單一組織,可以獨立存在,因此也是鐵碳合金中的組織。
7、而珠光體、萊氏體不是單一相,是屬于多相組成的機械混合物,因此,只能是鐵碳合金的組織。相與組織的概念1、在金屬或合金中,凡化學成分相同、晶體結構相同并有界面與其它部分分開的均勻組成部分叫做相。液態物質為液相,固態物質為固相。固態合金中有兩類基本相:固溶體和金屬化合物。2、將一小塊金屬材料用金相砂紙磨光后進行拋光,然后用侵蝕劑侵蝕,即獲得一塊金相樣品。在金相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金屬材料內部的微觀形貌。這種微觀形貌稱做顯微組織(簡稱組織)。組織由數量、形態、大小和分布不同的各種相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