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阻抗隨什么增加而增加
增大耳機阻抗,是不是聲音就會變大?
增大耳機阻抗,是不是聲音就會變大?
耳機的阻抗是其交流阻抗的簡稱,單位為歐姆(Ω)。一般來說,阻抗越小,耳機就越容易出聲、阻抗耳機越容易驅動。耳機的阻抗是隨其所重放的音頻信號的頻率而改變的,一般耳機阻抗在低頻最大,因此對低頻的衰減要大于高頻的;對大多數耳機而言,增大輸出阻抗會使聲音更暗更混(此時功放對耳機驅動單元的控制也會變弱),但某些耳機卻需要在高阻抗下才更好聽。如果耳機聲音尖銳刺耳,可以考慮增大耳機插孔的有效輸出阻抗;如果耳機聲音暗淡渾濁,并且是通過功率放大器驅動的,則可以考慮減小有效輸出電阻。不同阻抗的耳機主要用于不同的場合,在臺式機或功放、VCD、DVD、電視等設備上,常用到的是高阻抗耳機,有些專業耳機阻抗甚至會在200歐姆以上,這是為了與專業機上的耳機插口匹配,此時如果使用低阻抗耳機,一定先要把音量調低再插上耳機,再一點點把音量調上去,防止耳機過載將耳機燒壞或是音圈變形錯位造成破音。而對于各種便攜式隨身聽,例如CD、MD或MP3,一般會使用低阻抗耳機(通常都在50歐姆以下),這是因為這些低阻抗耳機比較容易驅動,同時還要注意靈敏度要高,對隨身聽、MP3來說靈敏度指標更加重要。當然,阻抗越高的耳機搭配輸出功率大的音源時聲音效果更好。
為什么聲阻抗越小超聲波衰減越大?
聲阻抗的大小與超聲波衰減沒有關系。
引起超聲波衰減的主要原因是波束擴散、晶粒散射和介質吸收。
超聲波在傳播過程中,由于波束的擴散,使超聲波的能量隨距離增加而逐漸減弱的現象稱為擴散衰減。超聲波的擴散衰減僅取決于波陣面的形狀,與介質的性質無關。
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遇到聲阻抗不同的界面產生散亂反射引起衰減的現象,稱為散射衰減。
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由于介質中質點間內摩擦(即黏滯性)和熱傳導引起超聲波的衰減,稱為吸收衰減或黏滯衰減。
聲速表是什么意思?
聲波的波長與聲速物體或空氣分子每完成一次往復運動或疏密相間運動所經過的距離稱為波長,用符號入表示,單位是米(m)。波長是由聲波的頻率所決定的,頻率高,波長短;頻率低,波長長。例如,在常溫的空氣中,當頻率為125Hz時,波長約為2.72m;當頻率為500Hz時,波長約為0.68m;當頻率為2000Hz時,波長僅為0.17m左右。振動每秒鐘在媒質中傳播的距離叫做聲波傳播速度,簡稱聲速,用符號c表示,單位是m/s。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在標準大氣壓下,0℃的空氣中聲音的速度是331.4m/s。空氣溫度越高,聲速越大,溫度每增加1℃,聲速約增加0.607m/s。當空氣溫度£在-30~30℃,聲速與溫度的關系一般可用下式表示:cc0 0.607t(2.2a)而當空氣溫度t高于30℃或低于-30℃時,聲速與溫度的關系一般可用下式表示:(2.2b)式中:c0——標準大氣壓下,0℃時的聲速,c0331.4m/s;t——空氣溫度,℃。式中將t加上273.15是為了將攝氏溫度化為絕對溫度(即開爾文溫度)。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體中,再歡是在氣體中。如水中的聲速是1450m/s;在鋼鐵中的聲速約為5000m/s,因此,將耳朵貼近鐵軌能聽到較遠處開動著的火車聲。但也有例外的,如橡膠中的聲速可能約只有幾十米每秒。可見聲速大小取決于傳播介質的性質,而與聲源頻率及強度無關。表2.1列出一些媒質的聲速、密度和聲阻抗率(即聲特性阻抗,簡稱為聲阻,后面很快會介紹這一概念)。表2.1一些媒質的聲速、密度和聲阻抗率根據頻率、波長和聲速的定義,它們之間有如下關系:cf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