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討厭的梅雨季節來了該注意哪些
梅雨季節空調開哪種?
梅雨季節空調開哪種?
黃梅天應該開啟除濕模式。還需要注意的是,在除濕模式下,不要將空調溫度調得太低。溫度低于23度后,只要調低多一度,就要用數倍電力來發電。
1、開啟除濕模式時,室內吹風機將保持低速運行,壓縮機也間斷運作,如此不斷地循環,使得室溫保持在設定的溫度附近,可以大量去除空氣中的濕氣。而“冷氣”模式,空調壓縮機和吹風機會持續運作,直到室內溫度達到低溫后才會自動停機,所以更為耗電。
2、使用空調除濕功能時,房間空氣被室內機的風機吸入并通過蒸發器時,空氣中的水分被冷凝成水排掉。空氣相對濕度由除濕前的70%以上(桑拿天的難受感覺),降到50%左右,給人以干爽的舒適感覺。
3、另外,室內外的溫差最好在5-6度之間。若差距過大,則會給人體帶來負擔。因此“除濕”模式相對于“冷氣模式”,又健康許多。
什么是梅雨?中國各地區梅雨出現的時間以及對該地區的影響分別是怎樣的?
為了積極響應袁家軍省長、馮飛常務副省長對梅雨防御工作的重要批示,向公眾傳達梅雨季節的氣象特點與成因,以及相關防洪防汛、防霉防潮注意事項等知識。6月19日,浙江省科協品牌活動“科學 ”邀請浙江省氣候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姚益平進行了主題為《梅雨那些事》的線上活動。浙江省科協科普部部長汪光年、副部長吳華陽,杭州市科協科普部部長余勇平,浙江省氣象學會秘書長樓茂園,浙江省科技館副館長黃榮根,西湖區科學技術協會秘書長王海濤出席了本次活動。
講座中,姚益平結合浙江本地的經典案例,生動地講述了梅雨季節的成因、特點,不同年份梅雨季節的天氣表現,在這個時期常見的氣象災害與注意事項。活動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在“浙江科普”微博號、“科學 ”頭條號、“浙江天氣”微博號三個平臺同步進行,共獲得30萬 人關注,在線觀看直播超1萬人。
梅雨季節的成因
姚益平介紹,“梅雨”是指初夏時節(6月)從中國江淮流域到韓國、日本一帶雨期較長的連陰雨天氣,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在梅雨季節期間,暴雨、大暴雨天氣過程頻繁出現,降水連綿不斷,多雨悶熱易生霉,謂之“霉雨”;因此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節,故又稱為“梅雨”。
為什么梅雨季節會固定在6、7月份出現呢?姚益平說,這是因為在東亞地區,通常會有兩大穩定的高壓:北方的阻塞高壓和南方的副熱帶高壓。兩者內部氣候穩定,但在兩者交鋒的地帶,就會出現多雨的現象。初夏的時候,兩者一般處在相對勢均力敵的過程中,雨帶會長期停留在一個位置,那就是浙江所處的長江中下游地帶。這就是梅雨季節的成因。
梅汛期的氣象預報至關重要
姚益平介紹,梅雨季節降水偏多,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風險呈上升態勢。各部門工作人員和當地居民及時留意氣象部門的暴雨預警,做好防御工作,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有著重大意義。
姚益平舉了一個前不久發生的例子。6月4日凌晨,衢州柯城區九華鄉的工作人員在接到暴雨預警后,發現了大侯村小佃塢有發生山體滑坡的隱患,馬上將險情向村鄉兩級報告。最終在災害發生前,最核心區域的43名村民得到及時轉移,成功避開災難。
“這次山體滑坡,共有4幢農房頃刻被山體滑坡完全沖毀,6幢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破壞,沿村道路被山石攔腰截斷,而全村107名村民全部得到安全轉移,無一人傷亡,梅汛期氣象預報的重要性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