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檔跟手動檔的不同
同樣一款車,自動擋速度快,還是手動擋速度快?除了起步的時候?
同樣一款車,自動擋速度快,還是手動擋速度快?除了起步的時候?
車子性能好壞只占一方面,最終還是取決于開車的人,飛馳人生中沈騰開老普桑一樣干超跑,所以一般賽車比賽都是使用的手動擋,正常普通駕駛者應該還是自動擋更快一些。
自動擋和手動擋哪個更省心耐用?
AT省心耐用_DCT次之/MT最差汽車變速箱哪種省心耐用?這一問題讓「老司機」作答則會是MT_手動變速箱,然而這是大錯而特錯的理解。正確的定義應為:MT機械手動變速箱為最便宜的選項,僅此而已。手動變速箱被普遍認定為“省油”“省錢”都是缺少對比的偏見,首先來聊一聊汽車怎么才能省油。
核心_發動機(扭矩×轉速÷常數)×1.36=馬力在相同的轉速下汽車輸出的馬力越大,車輛的加速就會越快,車速也會越高。套用上述公式計算油耗吧:假設同一臺車分別裝備「1.5L5MT」與「1.5T6AT」,前者最大扭矩到4000轉爆發150N·m,后者在1500~4000轉之間維持250N·m,車輛需要以100馬力巡航,不考慮齒輪比的前提下誰會省油?
答案:1.5L手動擋汽車需要以≥3500rpm巡航駕駛,1.5T自動擋汽車只需要2800轉既可實現相同的車速。發動機的排量相同則同轉速噴油量沒有差異,而轉速越高噴油量越大;廢氣渦輪增壓不會增加油耗,那么答案則必然是「1.5T6AT」組合更加節油!——決定油耗的核心因素為發動機動力儲備而不是變速箱,不過目前確實是手動擋汽車油耗排名理想一些,這是為什么呢?
排量差異_不對等的不負責任對比結果由于手動變速箱并沒有傳動效率、換擋速度以及操控便利性的任何優勢,以及自動變速箱類型越來越豐富、制造成本越來越低。至少在乘用車領域不再那么迫切需求低價格的MT變速箱了,想要體現此類變速箱的優勢則只能讓整車價格更低一些;實現的方式無非是降低發動機成本投入,使用動力羸弱的小排量NA發動機。拿這些車與高性能大排量汽車比油耗,這就像讓小學生和專業運動員比飯量一樣不合理。
維護成本1:MT手動變速箱一般為3萬公里更換一次變速箱油,這是常規保養項目。離合器片最低標準為使用27.5萬次,壓盤則為55萬次(優秀產品水平會高一些)。離合器與壓盤是損耗件,在使用過程中會不斷的磨損,直到出現嚴重「打滑丟轉」導致車輛無法正常駕駛后則需要更換總成。所以說MT變速箱的維護成本實際并不低,養護項目反而更多。
2:AT自動變速器的變速箱油一般在6/8萬公里之間更換一組,單次成本雖然略高但綜合成本更低。其機械結構中的液力變矩器不用保養也不用擔心磨損,因為是液力傳動;其單向離合器只是在急加速或巡航時讓渦輪泵輪剛性結合,沒有半聯動傳動則無需擔心磨損。齒輪組結構與MT相同,養護與更換項目少了兩項是不是更省心呢?
3:DCT濕式雙離合變速箱也要省心一些,因其離合器總成由變速箱油進行流動散熱與潤滑,耐用性要高于MT的干式離合器。齒輪組結構同樣不用擔心磨損問題,所以即使是離合器傳動的自動變速箱也會比MT省心。對于普通家用代步汽車而言,手動擋汽車已經沒有什么吸引力了,即使購車預算有限但自動擋汽車也已經有低于5萬級的選項,何必再用MT找麻煩呢?
編輯:天和Auto
內容:共享天和MCN頭條號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保留版權保護權利